防雷接地工程操作要點:1、按圖紙所標注位置定位引下線位置,引下線采用2根不小于Φ16的筋(如柱內主筋無Φ16 鋼筋則焊接4根Φ14鋼筋作為引下線,直徑不得小于12mm )引下線與地梁鋼筋、柱筋連接采用不小于Φ12的圓鋼搭接,雙面焊接焊縫長度大于圓鋼直徑6d,圓鋼彎曲半徑大于圓鋼直徑6d,并用油漆標記(方便查找)。(...
11-27
→
防雷接地工程操作要點:1、按圖紙所標注位置定位引下線位置,引下線采用2根不小于Φ16的筋(如柱內主筋無Φ16 鋼筋則焊接4根Φ14鋼筋作為引下線,直徑不得小于12mm )引下線與地梁鋼筋、柱筋連接采用不小于Φ12的圓鋼搭接,雙面焊接焊縫長度大于圓鋼直徑6d,圓鋼彎曲半徑大于圓鋼直徑6d,并用油漆標記(方便查找)。(...
11-27
→在特定天氣條件下,大量帶有水分子的氣體向上.流動,水分子之間碰撞摩擦后帶上電荷,有些帶正電荷,有些帶負電荷,這樣云層之間就形成了電場。當電場達到一定強度,就會放電,產生強烈的光和熱,空氣極力膨脹流動,“于是我們看見閃電,聽到打雷的轟鳴聲?!? 早期建筑物由于沒有全.面的防雷體系,一旦某個部分被雷電擊中...
11-02
→設置在建筑物頂端四周突出位置,和樓體內部鋼筋焊接在一起。它可以迅速將雷電擊中后的電流通過樓體鋼筋導入大地,保護建筑安全。
10-29
→我國古代的房屋已經有“避雷針” 唐代《炙轂子》一書在記載了這樣一件事:漢朝時柏梁殿遭到火災,一位巫師建議,將一塊魚尾形狀的銅瓦放在層頂上,可以防止雷電所引起的天火。屋頂上所設置的魚尾開頭的瓦飾,實際上兼作避雷之用,可認為是現代避雷針的雛形。
10-26
→如果無直擊雷防護,按IEC1312的估算幾乎所有雷電流都流經進出建筑物的導體型線路(電源線、信號線等到),這樣的損害會非常之嚴重,因此做好直接雷擊防護是做感應雷擊防護的前提;直擊雷防護按照國標GB50057《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》設計和施工,主要使用避雷針、網、線、帶及良好的接地系統
10-20
→